共计 1609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本文转自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SdDReJlrUoME9yScldPYQ
日期:2025-3-1
时间:14:00~15:30
地点:摄学办公室(崇实地下室002)
寒假里,我们像候鸟一样四散飞行——
有人追逐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,有人潜入苗寨银饰叮咚的星河,有人把呼吸献给海拔五千米的冰川,还有人试图在霓虹灯牌中找寻都市的本来面貌。
马上,“重捕”环节就要启动。当所有镜头重新聚焦,快门声和摄学家人们的故事将在本周六的暗房里共振成诗。
…七位漫游者解码了七种不同的世界打开方式…
现在,请调整瞳孔焦距——
这些档案即将在你视网膜上显影:
游畅
信仰森山大道所表达的:“拍摄任何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”,不在乎别人怎么看。如果要说拍啥,我上街拍人文。自豪的旅行经历是上个夏天去拜访同学们的家乡。(图:一川烟草)
目的地:拉萨。主要在城里,用实地观察👀思考学习了拉萨如何形成的历史逻辑——从松赞干布在位时必然地选择佛教,到政治联姻与面向平民的寺庙和饮食起居的八廓街…不知不觉思考着过去当下未来。
童宇阳
目前处于撒下欲望捕捉偶然探索世界到处乱拍的阶段,所以质量和风格没有定数。喜欢一个人出门,自豪的旅行经历是去年八月底的南京&上海行。
目的地:四川东部(泸州董允坝村-广安石盘镇-南充阆中古城-遂宁龙凤古镇),本质上是年初走人户到附近各个地方串门,甚至没有出省,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旅行,但是因为遇见了一些饶有趣味的风景,见证着这些村镇的兴衰与不同,于是记录了一些影像。
宋瑜珩
没有偏爱的摄影主题,风光、人文、人像都拍过、都喜欢;但有偏爱的摄影风格:用独属于旁观者的孤独、抽离去记录。我的摄影之路与旅行之路基本同时开始于高考后的暑假,经验颇少。
旅途:这张照片来自寒假的威海之旅:清晨(大概七点吧),赶海的大妈已经在沙滩劳作了很久,我静静地在远处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。由于威海海岸线面向东方,所以冬季没办法直接拍到太阳从海面升起。但当阳光穿过楼宇的缝隙并在潮水的缝隙中留下光斑时,我便构思出了这个画面:用铲子挖的洞与金色的光芒在特定角度下合并在了一起,我们不由自主地期待她接下来将会收获什么……无论如何,劳动都值得赞美 ,而将劳动与初生的太阳联系,也并不是我的发明。
王凯嘉
一个纯粹的摄影爱好者,学识尚浅的胶片玩家,主拍人文/风光/胶片,向往自由与大好河山,也希望自己能永远对摄影保持热爱!
行程介绍:25年春节前夕,和爸妈一起去了一趟三亚。跟以往朋友间旅途不同的是,和家人出去旅行实在是难得又宝贵的经历。除了拍摄风景,更多的时间在给家人拍照,我仿佛又回到了摄影的原点,想起了摄影最单纯的意义。我想说的是:很多时候,旅行的目的地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旅行中陪伴的人。
郭子硕
什么都拍,咔咔乱按。过年去了广西北海。旅行喜欢做计划但不喜欢遵守计划。最喜欢骑着车前往博物馆的路上,在每座城市最平常的街道上,边走边拍,感受城市的气质。
行程介绍:广西北海,人闲水咸空气鲜。养生去处,惬意悠闲。
刘灿哲
喜欢拍一些街头巷尾,愉快地关注着生活的角落。
去香港和回老家成为了我短暂寒假的核心,香港的忙碌和繁华为我的拍摄提供了不少新的点子,在家乡和亲人的团聚也让我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……
蔡卓夫
喜欢铁路以及铁路旅行;自豪的旅行经历的话,2024年坐了88张火车票,总里程超过19000km,其中80%是 硬座;到过广州、深圳这样的繁华都市,更去过岢岚、府谷这样静谧的小城。在河南的大平原上奔驰过,也在宝成铁路、成昆铁路这样的山区中蜿蜒爬行过。而且,在这些地方都拍过不少火车。
这次旅行是前往老成昆铁路,乘坐峨攀小慢车5619/5633全程。列车从峨眉出发,随即深入大凉山,傍晚到达在越西县普雄镇;次日从普雄出发,下午到达攀枝花,沿途常常每隔十几分钟就停靠小站。老成昆铁路当初是70年代为了沟通西南边陲而修建的铁路,地质条件极为恶劣。此趟列车均速常常不到40km/h。